Sunday, May 22, 2005

我的高盛之旅

我的高盛之旅(ZT) DialNoPIN.com - DialNoPIN Phone Cards (Prepaid Phone cards) - International Phone Cards
文章来源: insider2005-05-20 14:12:22 给 insider 发送悄悄话

通过电话面试后(今年通过率很高),我们被邀请参加在管院举行的第一轮面试,上海这
边IBD部门candidates大概有二十来个,每个人要分别面三个面试官(大概都是associate)
,每人半小时,一半英文,一半中文。

我面的第一个面试官是一个很和蔼可亲的男士,一上来先让我用英文自我介绍,然后随便
问了些诸如为什么想做IB的问题。然后开始用中文和我聊天,具体一些细节记不太清楚了
,应该是针对我的简历和自我介绍的内容问了一些个人经历的问题。最后5分钟,他让我提问。我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我注意到高盛前几年在中国的并购业务基本上都排在首位,
但是去年好像排名下降,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他笑着解释说:“其实,高盛有很多有
长期合作关系的大客户,比如中国**,如果它今年有并购项目(其实是国家注资),那么
高盛今年的并购额马上就上去了,如果今年没有,那么排名就下去了。“我恍然大悟:“
怪不得不同年份差别会那么大,这点从公开的报道里很难看到。“他说:“是啊,所以如
果不是insider的话,是很难了解其中原因的。“接着我问第二个问题,“现在高盛有很多
竞争者都是universal bank,比如花旗,德意志银行,JP morgan等,因为他们能提供一揽
子的金融服务,可能具有一些方面的竞争优势,您对此如何看待呢?高盛会不会以后也选
择合并的策略呢?”他说:“我们从来都是专心把投行业务做好,在这一领域做到业内最
好,从而得到客户认可。业务铺得太开,并不一定就能带来很好的效益。其实现在很多
universal bank已经遇到这些方面的问题了。。。”第三个问题是,“
您觉得如果想成为一名投行从业者应该在哪些方面有所提高?”他说:“首先,你得具备
快速的学习能力。另外,在高盛我们非常强调team work,也就是说你得是一个很好的团队
合作者。”然后,我紧接着说自己非常适合这种文化,举了自己在PWC实习的经历说明自己
是个很好的团队合作者。最后,和面试官很友善的道别。


第二个面试官是一个看上去比较tough的女士,心想这下糟了,我最怕不苟言笑的面试官了
。一跑上来,她也先让我用英文自我介绍,并且笑着说“我早饭没来得及吃,你不介意我
一边听一边吃三明治吧?”我赶忙说“当然,没问题”心想,“做投行真辛苦,一年到头
休息不了几天,还要牺牲休息时间来给我们做interview。”对那位姐姐的感觉立马好了起
来。自我介绍后,她也问了些和前面差不多的问题。然后我逮到个机会表达了自己对投行
业务的兴趣,并且对中国的并购市场做了比电话面试更详细的分析。姐姐听得很认真,末
了夸了我一下“想不到,你对这些方面还是很了解的嘛!”然后,她又问:“你能谈谈你
觉得高盛相比其他外资投行和中金的优势么?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提高竞争力?”然后,
我就说,近些年高盛在IPO和并购一直是NO 1的(引用了几个权威机构的评级),相比其他
外资投行,高盛有更好的政府合作关系,而且对中国业务非常重视,有long-term commit
tment。相比中金,高盛又拥有全球性的资源等等。
接着,她问:“你能举个在一个团队里合作的例子,来同时说明你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
能力么?”于是,我就举了一个我暑期参加的复旦和哈佛合办的年会的组织工作的例子来
说明。期间,不时地穿插提到自己对领导力和团队精神的理解(其实就是高盛的一些理念
),可能这段是用中文的缘故吧,我讲的非常动情,感觉姐姐有点被打动了。这个问题告
一段落后,姐姐问了我一个很犀利的问题:“我感觉你对投行确实很感兴趣,那为什么你
暑期没有去投行实习呢?”我当时狂汗,不是我不想啊。我冷静了下说:“当时,我投了
德意志银行,可是由于没弄清楚deadline,等我submit的时候,我同学都去参加面试了。
另外,我也申请了高盛,可是据我所知,高盛今年好像没有在大陆招收正式的intern。所
以,非常遗憾。但是,我想,我从暑期在****咨询公司的实习学到的很多技能和锻炼的品
质一样可以运用在投行。而且,我通过了CFA一级,虽然没有投行的实习经历,但是我想我
具备投行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最后,轮到我提问了。我问“最近高盛刚
间接成立了高华合资公司(当时高盛高华还没有获得批准),能谈一下高盛在投资中国方
面的策略么?”第二个问题是:“我注意到高盛campus talk用的ppt上说ibd得职位在几年后
就要去读mba或者跳槽,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届时必须离开呢?”她很
惊讶“有这么一说么?我从没听说过。事实上,我已经在高盛工作7年了。。。”

结束了第二个面试,我就在走廊上等第3个面试。期间和其他应聘的同学聊了会天。这里有
一个插曲,我们当时碰到两个也来应聘IBD的超级大牛,他们的对话让我们在场的其他同学
狂汗。男的来自交大(很帅),已经拿到Bain和AA(某国内投行)的offer,女的是我校本
科的大牛(很PP),已经拿到某外资投行等offer。
。。。

过了一会儿,轮到面第3个面试官了,是一个复旦的师兄,倍感亲切。他先做了个自我介绍
,他本科毕业后去了HSBC,然后去美国读了MBA,再去了GS的summer intern,后来就留下
来了。他也要先自我介绍,我就如法炮制。他也问道我为什么没有IB实习经历,我就说虽
然没有,但是自信具备必需的理论知识。然后他就问:“How to value a company?”(一
道投行常问的经典专业问题)我就阐述了两种常用的方法,如DCF和multiples。他紧接着
问,如何算Free cash flow,我也回答了下。他ms比较满意。接着我们聊到了最近高盛担
任financial advisor的HSBC参股交行的事。他让我具体谈一下。我就说,这个deal是个双
赢的合作。一方面,中国推动国有大型银行上市和银行系统改革,需要解决资本金不足和
NPL(不良资产或不良贷款)的问题,通过汇丰参股,交行吸收了资金,提高了资本充足率
,又引进了先进的公司治理等等。另一方面,汇丰通过入股,也可以在政策限制下,更好
地进入中国市场,并可以利用交行的distribution network等等。师兄频频点头。接着,
他问:“如果你现在需要了解一个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信息,你怎么办?”我就说有很多
网站就直接提供上市公司的年报信息,然后列举了几个财经类网站。他马上又问:“那如
果某公司还没有上市,没有公开的报表信息,你怎么办呢?”我想了下说:“首先,
可以接触一些行业专家或第三方行业报告,间接了解该公司在行业中的相对地位和经营状况。另外,考虑
到很多公司财务非常不透明,我们还可以和信誉较好的会计事务所合作,请他们做due diligence(尽职调
查)来了解该公司的财务状况。”师兄ms对我后面一句回答非常赞同。然后,我们又聊了一会后,他让我
提问。具体问了些什么,有些想不起来了。

结束了3个各长达半小时的面试,都饿得快不行了。总体感觉,高盛的人待人非常和善,这
恐怕也是他们今年招聘对面试官要求的(据说去年面试非常tough)。通过和高盛的接触,
我觉得自己有点falling love with GS的感觉,喜欢他们的文化,期待和这样的面试官共
事。可是,希望归希望,接下来能做的就是等消息了。


结束了第一轮面试,就开始等消息。因为感觉上轮面试自己基本上be myself了,并且做到
了扬长避短,所以猜想进入final应该没问题。可是一等就等了一个多礼拜,一点音讯也没
有,然后这段时间也是我找工作最困难的时间,整整一周没有面试,也没有面试电话,反
而接二连三地被自己原先很有把握的公司据掉。心想,GS再不给我机会的话,就竹篮打水
一场空了。那个时候,每天在job版上看到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胆战心惊,信心跌落到了谷
底。

12月3日,我看到网上一则新闻,就是GS获得政府批准,和高华成立一家新的合资公司。我
想,怪不得一直没动静,final通知应该就在这几天了。果然,周末就接到了通知下周周四
(12月9日)在北京面试的电话,HR还问了我有没有投其他投行,有没有拿到offer之类的
问题。最后,她给了我一家旅行社的联系方式,让我订往返机票,GS承担费用。我计划周
三晚上到北京,在北京住两天(北大同学寝室),周五回
据说高盛final可能会面MD,说不定还能见到胡祖六,因为从来没有面过这么高级别的,所
以心里很没底。室友建议我可以问问sjiang,经验很丰富,而且乐于助人,我心里总有些
忐忑,毕竟以前从来没跟复旦的大牛们有过两句话以上的接触,而且以过去的经验来说今
年的大牛通常都是不care我们的。BBS上给sjiang投条后,他马上给了我电话号码,我打过
去后就和他聊了起来。出乎意料,他很健谈,而且毫无保留得跟我分享他的经验和想法。
他说MD一般来说会比较tough,而且倾向于问宏观层面的问题,另外面试的时候要注意自己
的behavior和寒暄等等,MD通常都会比较看重。最后,针对提问,他也给了我很多非常有
sense的好建议。

另外,我还联系了一个前几年去高盛的同门师兄(见过,但是基本没有交往)。问了很多
人才问到他的email,没想到下午发信,晚上学长就打电话来了。他首先表示了一下对我进
入final的祝贺,我发觉他说话的节奏和以前很不一样了。记得过去他是那种锋芒毕露,咄
咄逼人,语速很快的人,但是现在给我的感觉和上回面我的associate一样,非常kind,语
速也很慢,可能是公司文化和辛苦工作导致的吧。sigh~
他和我交流了下对高盛文化及投行工作的看法,也给了我很多帮助和鼓励。

周三晚上和一个一道面试的朋友一起去虹桥机场搭飞机,居然迟到错过了原来的航班,ft
,只好换下一班,到北京时都快9点多了。我姐夫的一个同学开车接我们。这是我第二次到
北京,上一次是92年,小学刚毕业和家人一起来北京旅游。12年了,12年一个轮回啊! 重
回北京的感觉真得好兴奋,那种感觉就像巴勒斯坦人重回耶路撒冷的朝圣般的心情。听着
车上放的周杰伦的《轨迹》,看着车外点点路灯,一切是那么美妙,就像做梦一样。我对
自己说:“我要留在北京!”
到北大东门后,我北大的同学正在门口等我(复旦本科同学,后来考研去了光华,也在找
工作),和其他人道别后,他带我在北大校园里逛了逛,虽然天气很冷,晚上都快10点多
了,校园里人还是很多,气氛很浓。走着走着,我发现前面有对恋人牵手走在一起,女的
比男的高半个头。同学看出了我的惊讶,就笑着说:“在北大,这还是很多,很典型的,
很多女孩子不太看重对方外表,也很少有旁人说三道四。也许这就是北大的氛围吧,自由
、宽容。”我心想,看来我当初应该来这儿的,呵呵。

到了同学寝室后,我们讨论了一会儿后就睡了,准备迎接周四下午的final。

面试地点是国贸那一带的China hotel,到了那边花了半个多小时才找到。我原定时间是下
午1:30,分别面三个面试官,各半小时,不过后来推迟到3点开始。到了楼上,发现很多上
海这边来面的同学。听他们说,上午是面北京的,下午面上海的。上海这边大概十个人左
右,碰到了好些一面时的candidates,有个财大的mm(英语暴牛),复旦校友(经院本科
毕业,有工作经验),复旦的可爱本本mm,还有在英国待了7年的一个牛mm,管院的研
究生牛男等等。一面时那两个大牛好像没见到,可能因为别的原因没过来。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